
憑借家族幾百年的歷史、文化、道德傳承,作為吳氏家族根基之處,吳式芬故居已成為無棣發展文化旅游的重要元素,對其進行保護完善,在無棣縣旅游大開發中占據重要地位。根據吳式芬故居布展進度,預計將于6月份正式開展。吳式芬故居的保護和布展,彰顯了無棣縣對文化傳承的高度重視,必將是海豐吳氏儒家文化發揚光大的顯耀亮點。
無棣縣古稱海豐,因此該縣著名的官宦家族-吳式芬家族也被稱為“海豐吳氏”。吳氏家族以人文鼎盛譽滿齊魯,被稱為“進士門第”、“賢官世家”,素有“儒林翰苑”之美譽。清代該門出“七侍郎、八巡撫、九封光祿,三翰林、五資政、十朝邦禁”,并以“家乘萬卷”冠絕齊魯大地。家族流傳的豐厚儒家文化底蘊,被視為清朝300年的歷史縮影,有“海豐小清史”之稱。
吳式芬故居位于無棣古城南門里,舊稱“尚書第”,始建于明,擴建于清,距今已綿延500余年,因“海豐吳氏”十七世傳人,晚清內閣學士、金石學家、考古學家吳式芬而得名。
吳式芬故居占地7000余平米,分南北兩院,南院以“寶硯堂”為主體,北院以“雙虞壺齋”為主體,歷有“九世朝臣、十畝治園”之稱。
吳家大院在建筑格局上既有明清時代官宦府邸的恢弘氣勢,又有江南園林藝術的情趣之美,是明清時代官宦府邸建筑藝術的典型之作,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和藝術價值,為棣城古建筑之最。
目前,通過廣泛搜集,已收集涉及吳氏家族、吳式芬故居文史資料1000余萬字。故居重點“寶硯堂”修繕等基礎工作已全部完成;已經制作完成了吳氏六條屏青銅器全形拓片、毛公鼎金文拓片、甲骨文、史晨碑、景教碑等著名碑刻拓片;吳氏著述及手稿、吳氏家族代表人物展板等即將整理完畢。近期又在故居中新發掘出古井一口,估計其歷史課追溯至唐代。
[錯誤報告]
[收藏]
[打印]
[關閉] [返回頂部] 瀏覽次數:0